赵奢论税

🐧
近观某互联网大厂,颇有平原君的智慧,故有此感。

资治通鉴 | 司马光

赵奢者,赵之田部吏也。收租税,平原君家不肯出。赵奢以法治之,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。平原君怒,将杀之。赵奢曰:“君于赵为贵公子,今纵君家而不奉公,不奉公则法削,法削则国弱,国弱则诸侯加兵,是无赵也。君安得有此富乎?以君之贵,奉公如法则上下平,上下平则国强,国强则赵固,而君为贵戚,岂轻于天下邪!”平原君以为贤,言之于王,王用之治国赋,未几,民富而府库实。

小时候便学过资治通鉴记载的“赵奢论税”的故事:收税的小吏赵奢治了漏税的平原君家臣,平原君本来要杀赵奢泄愤,却被他劝服,还把他推荐给赵王。因此赵国民富国强——好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。

这个故事在语文课文里被用作推行法制的代表,但实则谬矣。表面上看,一个铁面无私,一个奉公守法;一个举贤不避仇,一个治国有方略。但实际上,平原君偷税漏税是事实,被税务官员找上了门执法,还要仗势杀人,哪有法度可言。甚至最终平原君“言之于王”,赵王也没有因为平原君漏税对他有所责罚,反而最终落了个从善如流的好名声。

看赵奢劝是怎么劝平原君也很有意思。一上来不是家国大义,而是晓之以利:赵国不强,你平原君的富贵安存?反之赵国强了,你平原君自然荣华富贵。可见赵奢敏锐地抓住了平原君的心理。一个无视法度、横行霸道的贵戚,自然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。况且平原君毕竟不是赵王,也不好真的无法无天把税吏杀了。

于是一番话说完,平原君果然借坡下驴地“以为贤”。但这位赵国贵戚之后的处理又很值得玩味。平原君有没有补交税款我们不知道,我们知道的是他把这件事捅给了赵王。他这么做真是有了爱才之心吗,或许有这个可能。然而从平原君的作风来看,更可能的是自己交了税,那赵国其他的王亲贵胄也不能不交。如果全国都整治税务,平原君不但无过,反而有功。作为赵王之下首要的王室贵族,甚至还能因此得利弥补多交的税款。那么谁来推行这个事呢,自然莫过于这个愣头青赵奢。只需把这番话对赵王讲了,作为这场税务整改行动的最终受益者,赵王必大力推进,这样平原君的“胸襟广阔”反而传为一段美谈。

至于赵奢上任之后,又经历了怎样的斗争,采用了怎样的手段,才能在这场运动中再次获胜;而最终“民富而府库实”又真的富了谁实了谁,就不得而知了。